防腐劑介紹
許多消費者有這類觀念,認為添加防腐劑會造成刺激,危害身體健康。但事實並非如此,合理且合法的添加防腐劑是可以幫助維持產品品質,化妝品中的營養成份雖然對肌膚有益,但同時也會成為病菌的食物來源。沒有適當地進行抑制及防堵,就有可能成為病菌孳生的溫床。
以下將介紹幾款常使用的防腐劑的作用機轉
對羥基苯甲酸酯類(paraben類)防腐劑:
常見的結構有:Methylparaben、Ethylparaben、Propylparaben、Butylparaben
作用原理:主要藉由干擾細菌細胞膜上的通道,抑制細菌養份的攝取
相關爭議:最一開始是因為在乳癌細胞中發現paraben的存在,此項發現衍生出「paraben類防腐劑會造成乳癌」的錯誤認知,後續的實驗結果也顯示出兩者並沒有直接關連,只要符合法規添加量,於保養品中的應用都是安全的。
多元醇類:
常見的結構有:Phenoxyethanol、Benzyl Alcohol、1,2-Hexanediol
作用原理:使細菌的細胞膜發生結構改變,造成致病菌因失去生理機能而凋亡。
相關爭議:誤食Phenoxyethanol雖然有抑制中樞神經的可能性,但因其在化妝品中的添加量極低,使用於肌膚後被身體吸收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,因此可以被視為安全性高的防腐劑。但此防腐劑不適合使用於海洋友善的防曬乳中,因為Phenoxyethanol有加速珊瑚白化的可能性,因此被帛琉政府禁止使用。
甲醛釋放劑
常見的結構有:DMDM Hydatoin、Diazolidinyl Urea
作用原理:可以緩慢且穩定的釋放有效含量的甲醛,使甲醛滲入細菌內,造成DNA變性,破壞正常的細胞機能。
相關爭議:雖然甲醛釋放劑對肌膚的刺激不大,但仍有造成敏感的機率。